一、 太陽光電建置

中宇公司配合中鋼集團響應政府推動替代能源政策,並協助開發中鋼集團各廠區屋頂之太陽能發電設置,同時透過政府各類設置購電補助措施,將裝置光電設備發電後之電力售予台電,並結合國內主要設備及施工產業,增加產業鏈循環經濟價值、提升集團形象、取得工程獲利,創造互利互惠局面。
自2017年起截至2023年底已協助集團建置累積完成97 MWp裝置容量,達成集團對政府分階段的完成期限承諾,實現綠能與循環經濟之成效,同時亦提升集團形象及節能減碳之外部效益,中宇公司於執行本案除善盡企業責任外,更提升了國內相關產業鏈之結合,也間接的製造更多就業機會,亦為落實國內綠能推廣樹立良好的典範。
2021-2023年集團因應政府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》規範用電大戶應設置一定比例裝置容量政策,集團提前盤點各子公司未達規定之再生能源義務裝置容量缺口,由中宇公司配合規劃、分階段建置,於2年內完成義務裝置容量建置,推升集團逐步實現源轉型、促進能源多元化及自主供應,及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的願景。
未來配合我國再生能源政策之推動,除將穩建佈局中鋼集團之太陽光電案場外,將伺機跨入儲能領域,並藉由SWOT分析,逐一盤點最佳發展途徑,同步將觸角延伸至集團外相關之企業,建立具規模化之太陽光電及儲能之營運體系。

二、 工業廢水純化場之前處理建置

因應氣候變遷導致水資源短缺,工業廢水純化場提供了一種可再利用的水資源,減少對自然水體的依賴及廢水排放,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,為了提升工業廢水純化場的水回收率及經濟效益,中宇公司配合中鋼公司集結國內專家學者及專業施工團隊,協助開發並建置前處理系統,以促進水資源可續利用能力、增強公司工程實務經驗及集團企業形象。
工業廢水純化場主設備為UF(Ultra Filtration)系統及RO(Reverse Osmosis)系統,UF為過濾薄膜,主要去除水中微小顆粒,孔徑一般介於0.001~0.1µM之間;RO的主要功能為去除水中鹽類,進水經加壓後,利用逆滲透原理將水中之不純物分離,達到淨化水質之目的,然而提高水的回收率需克服有機物阻塞薄膜、及濃縮後廢水含高濃度氨氮之問題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經由模場的驗證,前處理使用MBBR(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)的方式,利用生長在生物擔體(BioCapture)裡的微生物,有效降解有機物及氨氮等物質。
本案以微生物馴養為工程技術的核心,經由合理的水量、污染物質量、計算出最佳曝氣量及加藥量,且利用氮氧化菌群(Nitrobacter,Nitrosomonas)之世代生長曲線(Generation time),精準計算出馴養需求污泥量及馴養時間,在馴養期間我們定期採取樣本,與成大學術團隊使用分子生物技術(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)偵測目標微生物菌群,有效掌握目標菌群生長量,以確保系統能在期限內順利啟動及穩定運行。
實場運行後成功讓原水氨氮及有機物濃度顯著降低、每月RO膜清洗次數減半且節省大量的藥劑成本及水污費。此案工程經驗強化中宇公司對於膜系統前處理工程的技術能力,並取得工程獲利,提升集團永續水資源之形象。